新闻动态

香港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为何他们回归多年,依然还在使用港币?

         发布日期:2025-02-04 21:35    点击次数:108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

然而,在这片重新回归中国怀抱的土地上,港币依然是法定货币,并未像内地一样使用人民币。

漫步在香港的街头,看到银行柜台兑换着美元、欧元,却鲜见人民币的身影,这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货币体系依旧独立于人民币之外?

银本位的终结与港元的诞生

1935年,全球银价的波动尤其在美国等地区显著上升,这对当时依旧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和香港构成了直接的经济冲击。白银的外流速度加快,导致了货币政策的紧急调整。

11月4日,面对银本位制度下的种种挑战,中国政府作出决策,正式宣布放弃银本位制度,转而采用法币体系。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和经济节点,其货币政策与中国内地紧密相关,但也有其独特性。

仅仅五天后,香港政府迅速响应内地的政策变化,通过一项新的货币条例,正式将港元定为法定货币单位,并决定与英国的英镑挂钩,定价为16港元兑换1英镑。

1937年8月1日,香港政府进一步巩固了港元作为地区唯一法定货币的地位,正式终止了所有银元的流通。

这一措施彻底切断了银本位制与香港货币体系之间的最后联系,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随着港元的独立运作,香港的金融市场开始展现出新的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为后续数十年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与英镑的挂钩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港元受到英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英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了香港市场的不确定性。

战时与港元的挑战

二战期间,日本对香港的占领直接改变了当地的货币流通体系。

日本军方在占领初期迅速接管了香港的金融机构,并强行推行军用手票作为唯一的流通货币。

军用手票由日本发行,用于军队支付和本地经济的控制。这一政策使原本作为香港法定货币的港元退出了流通领域。

由于军用手票缺乏足够的国际信用,加上战争期间的资源短缺,导致手票的实际购买力迅速下降,引发了香港经济的混乱。

在此期间,香港的商贸活动受到极大干扰,通货膨胀问题愈发严重。

许多香港居民和商人试图保存原来的港元以及银元,甚至通过地下手段将这些货币藏匿起来,以避免因持有手票而承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这种行为在日军的严密控制下风险极高,许多人只能被迫接受手票作为交易媒介。

随着日本战败,二战结束后,香港重归英国管辖。原先被迫退出市场的港元重新恢复了其法定货币的地位。

英国当局迅速采取措施,废除军用手票,并通过金融机构重新发行港元,以恢复香港经济的正常运作。

这一恢复过程并不顺利,港元的市场价值在战后初期仍未完全稳定。

一方面,战争对香港经济的破坏导致市场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大量军用手票的遗留对港元的重新推广造成了干扰,部分地区在短时间内仍依赖于物物交换的方式维持贸易。

与此同时,英国自身的经济状况在战后处于相对疲弱的状态。

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英国的国力受到极大削弱,英镑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也受到了影响。

英镑的持续贬值直接波及与其挂钩的港元。港元的国际购买力下降,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战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港元逐渐恢复了它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香港经济重新融入国际贸易体系,港元的稳定性变得尤为关键。

然而,英镑的波动依然是港元发展的潜在威胁。

港元与美元的挂钩

1972年,英镑结束了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自由浮动,这对与英镑挂钩的港元造成了直接影响。

英镑汇率的波动导致港元的价值出现不稳定情况,这种不确定性对香港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政府决定调整货币政策,将港元与更为稳定的美元挂钩,以应对国际市场变化。

1973年,港元开始与美元挂钩,初始汇率定为5.65港元兑1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政府对市场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背景下,1974年港元兑美元的汇率被调整为5.085港元兑1美元。

同年11月,港元结束了与美元的固定挂钩,转而采取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1983年,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香港前途问题的不确定性,市场对香港的信心开始下降。

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一路下跌,甚至一度达到9.6港元兑1美元的低点。

这种急剧贬值使得香港市场和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

汇率的不稳定不仅导致香港进出口贸易的成本急剧上升,也对居民的购买力和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为应对这一危机,香港政府迅速采取行动,试图重新稳定货币体系。

同年10月17日,香港政府宣布将港元重新与美元挂钩,固定汇率为7.80港元兑1美元。

根据这一制度,港元的发行完全由美元储备支持,确保每发行一定数量的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都必须持有相应的美元储备。

这种制度设计大幅提升了市场对港元的信心,同时也有效稳定了汇率。

这一政策实施后,港元的价值迅速企稳,市场的混乱局面得到了遏制。

企业和投资者重新恢复了对香港经济环境的信心,进出口贸易也逐步恢复了正常水平。

这一联系汇率制度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经受住了各种经济冲击的考验,成为香港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

跨境支付与港元的国际地位

2009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明确提出了内地与香港之间多种货币支付系统互通的安排。

根据这一安排,内地和香港之间建立了更加便捷的跨境支付通道。

通过互通的支付系统,内地的银行可以更加高效地将人民币以及其他外币支付清算业务延伸至香港。

对于两地之间的跨境退汇和转汇等业务,也制定了更加清晰和规范的流程。

在内地与香港日益频繁的经济交流中,跨境支付效率直接影响了双方的贸易和投资便利性。

通过这一支付系统的互通,企业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贸易结算得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完成,而跨境资金的流动也因透明度的提高而更加安全。

同时,这一政策还对香港港元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建立多种货币的支付互通机制,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通过这一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清算。

2022年12月13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发布了一项新的计划,预示着人民币与港币在香港金融市场的联系将更进一步。

这个被称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的新机制,为香港证券市场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

根据港交所的规划,双柜台模式允许同一只证券在市场上以港币、人民币甚至美元多个币种上市、交易和结算。

证券虽分为不同的货币柜台,但依然属于同一个类别,无论在哪个柜台交易,投资者的权利和权益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些证券可以在不同币种的柜台之间进行自由互换。

到了2023年6月19日,港交所正式将这一计划付诸实践,双柜台模式正式上线。

首批纳入这一模式的证券共有21只,包括一些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股票和基金产品。

此外,港交所已为9家市场参与者授予双柜台庄家执照,这些庄家将负责维持各币种柜台之间的流动性和价格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模式的推出采取了分阶段的方式,初期的主要参与者以香港和海外投资者为主,这种策略显然是为了确保新制度的平稳过渡和逐步优化。

香港与人民币的关系

香港作为国际第三大金融中心,尽管它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但它并没有采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而是继续使用港元。

这一现象从表面看可能引发一些疑问,但实际上却与香港的独特经济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布局密切相关。

理论上,内地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强制香港使用人民币,但从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行,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果强制香港放弃港元而使用人民币,这种直接干预将打破既有的金融结构,可能对香港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甚至波及全球金融体系。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离岸市场,香港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这种强制措施可能被国际社会解读为破坏香港金融独立性的信号,从而影响全球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与此同时,香港的现有货币政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矛盾。

事实上,香港不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反而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提供了一个中立的平台。

香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承担着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和投资的重要角色。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壮大,使得人民币能够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综合来看,香港不使用人民币并不意味着与内地脱节,而是一种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

因此,保持现有的货币格局,利用香港的独特优势,或许才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路径。

参考资料:

http://baijiahao.baidu.com/bjh/picproxy?param=gRx0RQnTvLNZf0lFY05MFerOMfokx+NdPr9l4D4Ab+WGJQI1gOI5dbE4BWetdsyiB9eszxeAdyMNS5w35zlTy5pAbeqkgVPRV9jMy98JN0ttyp9VGrtgP3MgeGPzKB6HJANS0IBWQDYBXsxo4QkYZm/jLg+oyhsCGUbJoX4Ucieodld0MnNEwsrNlzClhW5+8c8VECpIzxpCFvSj0WfqD4SD2QYyGv7HeuMLlQ+yItIzDq1vkYOwmolF3Iw730a6gGjgnfgrInflfSYy5bcS4fPYSUuIUbRV35gaq3J6KINU3poSXs2lmo8fEmCXj9ZQ7QoD048p5HP+Qxzz2zlcQAgFN9mZcmN8x5m3rPIVTceCVXq7JX1OLJk15CznJAfo0i/Xreu6bE7hEzOciOJuWV0VWDh3iq/dbL1JFWvBSHdOb013l+xJyL6LBiYSF5kOJLAlrcKe++grVUZSc3Rv0q8cOdZn6yeqoR9AJCRQjIRTjMDNAtuhdXmBJLjvL075LLT4AKMf8QPNFnKGSLe9SA==">黄燕君,赵生仙.港币—人民币一体化:顺序、模式和努力途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3):32-3551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体育官方认证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